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3-01-18 20:18:14

研究生和博士生应在完成论文写作后向指定出版物提交文章,但大多数学生在提交时忽略了一些细节。今天,论文将与您分享提交论文的注意事项。

1.要有命题 高质量的论文,无论是博士论文写作,还是学术论文提交,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所有的文章都应该有命题。我记得十多年前,武汉大学的刘南平先生写了一篇题为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的文章。他认为写任何文章都应该有命题。命题是什么?从哲学或逻辑的角度来看,命题是形成一种判断,即什么是事物,或不是什么,以及它的性质和特征。然而,权大还是法大只是一个问题,而不是题。 当然,命题可以通过问题来导出。无论如何,任何论文都应该有一个论证目的和理论追求,根据我们对论文的要求,即使写30000字,最终在论文辩护,或向杂志推荐论文,必须使用一两句话,文章想要表达命题,如果不能如此精炼,那就是失败。例如,在一次研讨会上,虽然演讲者的言论不能被称为命题,但问题是法律社会学能解决标准化问题吗?因为有问号,基本上可以从这个话题来判断,文章会立即抛出一个明确的命题,这是非常关键的。

2.要有价值 发表的文章要有价值,就是要有一定的用途。这是什么意思?并不是说这篇文章就像律师写的法律意见,可以引导法律适用或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有价值。我们最害怕的是,在学者写了一篇文章后,他向我们解释说,他的文章可以解决法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而这些讨论被法律界公认为理论或解释路径。可以看出,他只是像一个大学老师,教我一些知识,当然不能说它有学术价值。 学术论文的价值在于善于发现学术差距。它可能不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但它必须是前人有误解不纠正会导致不良后果的问题。我对此深有感触。当我写博士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时,我总是要找出大约四分之一的空间来讨论不解决问题会产生什么困难。冲突越激烈,文章的价值就越充分。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编辑初步阅读你的文章,第一眼是看标题,然后是摘要,然后是介绍,介绍一般是问题,如果主题的介绍不够有吸引力,一定是失败的开始。 如果我们雇佣你的手稿,我们可能会要求,比如第一部分写得太长,我们可以做适当的删除,但这并不影响你在提交之前充分描述核心问题的学术纠纷和理论价值。而且我觉得分析框架要明确告诉我们,第一部分写了什么,第二部分有什么要点。像浙江大学的博士生一样,他们已经形成了提交很长一段时间的惯例,即在提交时,他们将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分成一页,并向编辑展示文章的要点。这样,编辑们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力量来探索文章的亮点,一眼就能发现文章的结构缺陷。 同时,作者要分析提交的杂志的风格和相关编辑的专业领域,就像病人要找对症医生一样。当然是双刃剑。比如我的研究方向是立法和港澳基本法。关注法学期刊的人可以发现,我们近年来发表的文章集中在这两个领域。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有感情,甚至有偏见,会更加关注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章。而且,我从事这个专业,最了解,最精通,我选择雇佣其他领域的文章是有风险的,如果太自信和跨境,选择错误的文章怎么办!但相反,由于编辑对这一领域过于熟悉,很容易发现作者文章的缺陷。然而,我仍然希望作者能在他最擅长的领域做出有针对性的贡献。

3.要有意思 有趣是为了让文章有趣,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建议选择切口较小的话题,但问题可能太小,欣赏者很少。即使论文的评论员是圈内的专家,他也可能对堂奥不太了解,对评论失去了兴趣。所以可以选择本学科争论多、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来写,同时写作风格也可以活泼一些。 当然,在文风不拘谨、不艰苦的同时,也要注意写作的规范。编辑们经常有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那就是前一天他们仍然从战略角度选择文章,即从行业专家的角度阅读文章,判断文章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第二天,就像修改小学生的作文一样,给待发的论文做校对、修改和注释是非常痛苦的。特别是在追求成果数量的时候,很多作者不重视文字规范,缺乏选词的精神。因此,我们的编辑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时上升到学术领域的顶端,一时落到事务工作的底端,特别痛苦。 因此,我希望你能在提交前根据杂志格式的要求雕刻文章。一般来说,手稿很难在不修改的情况下使用。毕竟,每本杂志的形式要求并不完全相同,但我特别希望你能注意论文的外部形式,在用有趣的文字表达有趣的话题时信、达、雅。

4.要有内容 简单来说,文章要有料。现在的文章没有2万字,好像拿不出来。一般来说,法律期刊的稿件长度一般在12000字到20000字左右。个别杂志可以为作者开辟30000字以上的布局,但写得多并不意味着写得好,也不意味着有材料。虽然有些文章很长,但干货并不多,而是堆积了一些数据和重复的语言。我们的杂志有时使用近30000字的论文。它们永远不会无条件地提供更多的布局,因为它们是著名的大师,但它们的文章已经达到了材料的标准。当然,他们应该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 作为贡献者,要实现文章的材料,我们需要挑战我们疏浚文献的能力,收集所有相同主题的文章,并尽可能充分。如果我们做实证研究,我们也应该做实地调查和大量的访谈。此外,文章的内容也反映在论证既定命题的前提下,尽可能探索学术纠纷和理论困难,有时通过文章可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此时我们不关心文章叙述是否宏大,也不关心它是否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将从专业的角度材料心证,公平对待每个作者。

5.要有交锋 如果文章写得好,就要有思想交锋。那么,谁是对手呢?是你的学术朋友或教师。一篇好论文经常被讨论和修改。如果你闭门造车,觉得理论水平高,表达逻辑严谨,文字表达好,其实是你的感受,有时候甚至是错觉。因此,我建议作者提前拿出作品,与朋友讨论,让他们成为第一批读者,引导他们尖锐地提出讨论建议。 事实上,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知识错误和论证错误。所以平时要多交学术界的朋友,经常讨论、评论、争论。当你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时,你应该仔细考虑你的观点是否站着不动,与学术同事讨论,通过学术讨论来测试和论证你观点的准确性,并获得更广泛的研究想法。除了与外界预演学术过招外,更重要的是与自己反复讨论,这是研究的必要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认为研究和写作是一回事,即写作就是表达和记录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完全区分研究和写作,并将其视为两个阶段。研究证明了理论预设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即使成功了,探索的道路也可能非常曲折。 写作是基于思想梳理和文本叙述的成功研究,它不需要完全复制研究过程,但应该提取和简化,所以写作可以使用叙述,也可以使用修辞技巧,也可以故意切割事实,但只有一个目的,是让读者接受他的理论观点和论证思想。此时,同行的思想对抗非常重要,有利于理顺你的写作思路,让你的研究结论用读者理解的语言来表达。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理解两者的区别。

6.要有痛苦 写作过程一定很痛苦。不管你写什么,如果你的写作过程很轻松,那就意味着你没有认真思考和写作。即使是高水平的教授和专家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写论文。他写的每一篇新论文都应该是基于他以往的研究,甚至是学习革命,否则它将是低水平的重复或原地的。人要有学术成就,最难的就是超越自己,超越自己就会痛苦。

交通大学法学院的一位老师曾经告诉我,他们的前院长季卫东先生在日本学习时,为了写《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关于法律程序意义的经典论文,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愿意吃饭睡觉。他的精神高度集中,甚至无私。他和妻子在东京街头散步,回家打车。结果,他自己上了车,妻子落后了,原因是他在上车的过程中还在思考这篇文章的布局和观点论证。可以看出,即使你有倚马才,如果不是为了写急章,你也应该忍受孤独和精神痛苦,享受写文章的痛苦过程,实现你的每一部杰作。

热搜词:
就来文章投稿论文投稿 论文写作 小编博士生刊物投稿细节
最新文章
热门词汇